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news

丰富电影叙事策略 提升电影艺术审美
  • 作者:李国聪 王晨光

  •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7日 22:37

电影叙事结构是一种以叙事为主的艺术,在影视创作时只有不断探索叙事策略,才能逐渐丰富电影审美内涵。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的学者主要围绕影视叙事策略与电影审美两方面展开热烈讨论。
      本次论坛由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张燕教授主持。学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姚国强教授担任点评人。

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苏师范大学刘永宁教授指出电影与生俱来的“原罪”具体体现于“视觉禁忌”画面的传播,导致对社会的消极影响和对人视觉感官的刺激。刘永宁教授认为电影影像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首先要落实到如何有效地化解影像“原罪”。刘永宁探讨了策略化处理禁忌元素的方法与途径,并提出可以借助“诗性影像”解构“视觉禁忌”,以“意象化表达、审美化渲染、符号化象征”的诗性特征实现对电影中“暴力与性”的规避。

云南大学林进桃副教授(学生代发言)以底层叙事为核心,对新世纪以来主旋律基调下中国电影底层叙事进行探析。她认为应当建构起一套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的电影观念和电影语言来强化观众对现有社会秩序的认同,从底层的道德叙事、底层成功神话的独特讲述方式、底层代言者与拯救者的设定、主流意识形态在底层叙事中的呈现策略及其裂隙四个方面来探析底层叙事。

中国传媒大学谢筠教授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献礼剧表达策略、主题和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谢筠教授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背景,对新时代献礼剧进行分析,她从献礼剧的双轨表达、“小正大”的创作原则和献礼剧的“共导”发展三个方面出发,探究新时代精品献礼剧表达的新策略和新的审美内涵,积极为中国新时代影视多元发展寻找一个真切的研究视点。

云南师范大学李淼副教授梳理了“十七年”期间、改革开放新时期、新世纪以来三个阶段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叙事话语的变迁,对各时期观众审美心理的转向以及审美文化流变进行了总结,探析了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审美流变历程,以及对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李淼指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民族文化呈现上经历了从“陌生化”到“现实主义”复归、现代性探索再走向多元的审美趋向,影片背后折射出的是新中国70年审美文化的流变。

西北师范大学朱怡璇副教授从现代性伦理的考察视角分析当代中国电视剧中的性爱表达与情爱问题。朱怡璇指出性爱与情爱成为考察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个视角,探析了国产剧中性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商品逻辑与文化延伸。她认为应当对国产剧在反映性爱危情与身体伦理的内容下对两性关系的映射进行反思。

辽宁师范大学曲朋副教授(学生代发言)表示时代为动画电影这种特别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快速发展的肥沃土壤。曲朋对1949-1966年的中国动画史进行归纳、梳理,将“十七年”分成“苏联模式”下“拿来主义”的借鉴时期(1949-1955)、中国动画民族自信确立时期(1956-1966)两个阶段,分析探索时代语境下相关政策对中国动画民族化形成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从民族化题材选取的风格化建构、民族化表现形式的符号化建构两个方面阐释了“十七年”中国动画民族特色美学。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邢祥虎副教授从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审美观看的角度来分析观影机制,分析了商业类型片、艺术片、主旋律影片迥然有别的视觉文化。邢祥虎表示在肉体经验、身心视觉、上帝之眼三度层面上开拓类型影像生产与消费格局将是有终极意义的美学手段。

北京联合大学莫常红副教授以《老炮儿》为例,从胡同空间、生活节奏、价值三个角度对北京城市影像进行探析。莫常红提到胡同这一北京独具特色的空间,为不合时宜的主人公保留一方优游自在、践行“规矩”的环境,为观众提供一处抒发乡愁、缅怀历史的城市景观。

西南大学吴昊以现实题材为例,对电视剧和网络剧中的女性叙事模式的异同进行了探析。吴昊认为两者的共同点是在叙事模式上通常会采用“寻找自我”式的传统叙事模式,而区别是网络剧的叙事对象从群体叙事转向了青年叙事,叙事形式从长篇叙事转向了“瞬间”叙事,叙事风格从严肃叙事转向了娱乐叙事。

分论坛最后,姚国强教授从研究思路、主题概念、研究方法、学术规范等方面对分论坛嘉宾演讲进行总结,并对研究中呈现的亮点给予了充分肯定,有针对性地对各位学者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刘庆 摄)

上一篇:生生美学 对黑格尔“美学之问”的一种回应 下一篇:抓住社会热点 构建真实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