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作者:任晓敏 陈慧娴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5日 19:35
搭建民族文化之基,跃之四方文化引领。全球影视文化共通共融的潮流不断兴起,传播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独特形象的影视文化尤为重要。“家国与影像:影视艺术与家国形象论坛”针对中国影视当下发展的现状和困境,结合不同民族特色和传播方式,探讨我国影视在未来传播的发展趋势和路径。
本场论坛由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卢炜主持,西北大学文学院张阿利教授点评。
广西民族大学李启军教授对二十世界末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效应进行了探讨。他总结说,中国影视作品在东南亚这些国家的传播具有广泛的文化效应,增强了越南家庭凝聚力,重构了越南观众的审美趣味,并且对越南青少年有巨大的教化作用。
扬州大学武新宏教授将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分为六个时期:1949-1957“充满生机”的中国形象、1958-1966“积极发展”的中国形象、1967-1977“激情奋进”的中国形象、1978-1989“寻根觅路”的中国形象、1990-1999“转型求变”的中国形象、2000-2019“复兴崛起”的中国形象。武教授接着以不同时期代表性作品分析为依托,探寻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方法与经验,以期为纪录片提升对外塑造国家形象能力与水平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对于地方性、区域性的研究也是本次论坛的独特之处。中南民族大学黄迎新教授以1984-2019年间的央视春晚节目为样本,分析了少数民族节目展示形态。黄教授认为央视春晚中少数民族形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歌唱者形象、歌颂者形象和民族团结建设者形象。黄教授指出央视春晚少数民族的节目应该更丰满、更鲜明,有助于对外展示我国多元一体的国家形象,对内促进国家的社会整合,提高少数民族节目的数量和质量。
陕西科技大学金鑫副教授以丝绸之路电影中的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功夫瑜伽》、《妖猫传》等不同的丝路电影作品,从历史时间、地理空间的维度寻找文化记忆的痕迹,同时解析了丝路电影作品中体现的身份认同问题。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战迪副教授认为构筑民族文化,实现中华文化,首要的是实现意义空间的互通。他指出,从被迫输出到有意识输出,中国电影通过自塑、他塑和自塑他塑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这一转变过程。他提倡寻求人类意识同一性和时代性,遵循全人类所共有的关于爱、道德、信任等价值观念。
长安大学赵艳副教授重点分析中国如何通过电影节进行影视传播。赵老师基于对海外文化的思考,提出从转译的理念出发重新定位中国电影节,从实操层面积极利用文化中介面向海外传播中国电影节文化身份的观点。
西安财经大学张颖副教授结合华语电影在新西兰的传播路径和现状,重点讨论了近年来华语电影通过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节,以及同步上映等方式传播的新变化和新策略。
上海师范大学何明敏副教授分析了近年来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形象,认为电影通过景观的集中“框取”,将上海展示为一个现代的国际大都会形象,却不见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更是遮蔽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从而呈现为一个表象化的景观上海。爱情影视片中赋予了“浪漫”以新的认知和表现形式,这种对浪漫话语的重构实是基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消费逻辑、理性法则和认同需求。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所承载的是中国年轻观众对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憧憬。
论坛最后,张阿利教授就与会学者发言作出点评,他指出“家国与影像”这一话题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流文化的关注点,众位学者基于区域文化进行研究,视角独特,能够填补研究空白,实现差异化发展。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主流话题之外,影视创作者也应该依赖地缘文化、地缘历史、自身的区域特色进行创作,实现多民族、多区域、多文化相互促进。
(司凡凡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