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作者:李国聪 桑彤 单晓萍 梁乃方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4日 18:57
学术界注重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而影响力来自于传播力。学术期刊的发展不仅影响着时代思想文化的动向,也透视着各种思潮碰撞和流变的规律。本次年会的传媒与影视学术期刊专场论坛中,各大期刊的主编就办刊经历、工作进程和面临的困惑进行了分享和交流,会场气氛轻松融洽。
本场论坛由《传媒艺术研究》执行主编杨乘虎教授主持。他指出,今年的学术期刊论坛与往年有所不同,将“传播力”放在了“影响力”之前,这表明传播的重要性,强调学术的扩散和品牌的形成。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主编李宗刚教授首先阐述了近年来学报在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等工作上的基本思路,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学报历史上已发行的刊物全部扫描成电子版,读者可以在学报的官网上自由获取,增强了可读性、准确性和灵活性;二是加大电子邮件的推送力度,每期推送4000多份,确保每一份电子版刊及时送达到“学术达人”手中,期刊影响力迅速提升、知名度不断提高。经过不懈的努力,《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在期刊方队中逐渐从边缘地位向中心地位过渡,并于2019年3月25日正式成为CSSCI来源期刊,实现了实质性的跨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张国涛教授高屋建瓴地总结了当下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存在的三种现象:拼多多、拼少少和拼高高。他指出,“拼多多”是指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当中,大家都在追求高数量的著作、论文和课题;“拼少少”则是指学术期刊尤其是C刊的发文量越来越少,尤其是近几年C刊的发文量与前几年相比减少30%;而“拼高高”拼的是影响因子,为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很多学术期刊都在努力追求高影响因子。
《电影艺术》执行主编谭政研究员在会上谈到,近几年,《电影艺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关于如何实现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他讲了两个层面的“三个共振”,一是针对作者的“三个共振”,即作者要与产业界共振,与理论研究界共振,与目标刊物共振;二是反过来,刊物也要做到“三个共振”,即刊物要与产业界共振,与理论研究界共振,与优秀的作者共振。他表示,刊物和研究者是“学术共同体”的组成部分,要一起共建良好的学术生态,一起让理论研究往上提升,并与世界对话,虽然不容易,但要努力做。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教授从报刊当前面临的困境出发,阐释了学术期刊对于学校学科建设影响力和传播力的重要性。他呼吁,学报的创新非常重要,要把重点放在文章内容上,让每一篇文章具有可读性。
《中国电视》高级编辑陈芳女士结合自己平时的读稿、审稿感受,认为当前许多稿件对问题的思考不够,科研提炼能力不足,描述性语言过多。她强调了问题的导向意识,指出作者应该提升理论的水平和厚度。另外,她建议,作者在选题时还要关注当下国家环境的宣传口径与政策,今后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关注和考虑还要更多。
《当代电影》杂志社、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编审檀秋文认为,对于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来讲,“软件”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软件”指的是人,即编辑,编辑需要提升自己,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策划创新型选题、发现优秀稿件、发现优秀作者。他指出,不要只满足当工匠型编辑,需要往学术型编辑转型,编辑与作者不是单项交流,而是一种双向沟通和互动。他还倡导并呼吁学术期刊之间建立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机制,共享不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者的信息,共同维护期刊权益,打造更加纯粹的学术环境,净化学术生态。
《山东社会科学》责任编辑陆晓芳女士介绍了《山东社会科学》的五个用稿原则:一是政治上一定要过关;二是特别关注文章的创新价值;三是关注问题导向;四是逻辑架构完整;五是篇幅不易较长。
《东岳论丛》责任编辑王源女士同样突出强调了稿件中的问题意识,认为作者应该关注接地气的问题与应用对策,为政府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社长、《传媒艺术研究》编委会主任张宇清分享了创办《传媒艺术研究》的两个意义:一是正式举起了传媒艺术专业的大旗;二是构建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模式。对于期刊传播力的建设,张宇清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首先要促进学界和业界的合作,特别是事业单位和产业单位的专业融合。学术期刊的编辑应该加强向业界、政界传播的渗透,尤其是新华社、人民日报这些专业机构。其次是增强学术期刊对于社会公众的影响力。开放办刊,多组织和参与社会活动,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论坛最后,《传媒艺术研究》执行主编杨乘虎教授进行了补充发言。他认为《传媒艺术研究》强调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同时包含了传媒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正如同这本期刊的名称和概念,是具有包容性而不是排他性的。
(石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