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news

国务院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做客第977期社科大讲坛
  • 作者:李国聪

  •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08日 08:56

    4月28日上午,国务院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应邀做客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腾讯会议室,作了题为《关于传媒学术研究的若干问题》的精彩报告。240余位师生通过网络观看、收听讲座并参与讨论。讲座由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院长张丽军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张丽军院长介绍了胡智锋教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就,并对胡教授做客腾讯会议表示热烈欢迎。讲座中,胡智锋教授通过自身经历和国内传媒发展现状,结合大量丰富生动的案例分析了新时代传媒学术研究的理念和路径。讲座主要围绕价值观与方法论、“学”与“术”的关系以及学术成果评定标准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首先,胡智锋教授从我国传媒学术研究的价值观谈起,认为传媒学术研究价值观的确立,是作为大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需要,是传媒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传媒学术自身发挥独特学术影响的需要。他强调,当今时代的传媒学术要有大国文化的价值担当,面对以“中华学术走出去”为重要指向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性需求,传媒学术理应担当起更大的服务国家的责任。在他看来,传媒学术要以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与思想,为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担当大国文化责任做出自己的贡献。讲座中,胡智锋教授结合自己在哈佛访学的经历以及央视著名播音员齐越先生的故事,呼吁中国传媒学术应发出有价值、有立场的声音,应在世界中广泛传递中国声音,提升国外对中国的认知,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随后,胡智锋教授提出要对接传媒行业,传媒学术要有理性思考的价值担当,传媒学术研究应担当起意识形态构建的职责,为传媒行业发挥意识形态功能提供支持与服务。他指出,面对“热运行”的传媒行业潮起潮落,传媒学术的职责并不是简单的跟从与依附,恰恰应当有距离地冷静、理性而深入地做出精准的判断,从而予以匡正;还应当是一个“冷思考”的“灯塔”和“镜子”,对传媒行业发展进行理性、冷静的观察和研判,去质疑与反思传媒行业发展中的弊端和错误,并从中建构自己独立的学术体系。

在对学术本体的认知上,胡智锋教授提出传媒学术要有双主体建构的价值担当。他认为,无论是从中国特色来看,还是从学术特色来看,中国传媒学术都面临双重学术主体的建构:一个是建构“传媒学术的主体性”,基于传媒生产、传播、运营多重经验的研究,与其他领域相比形成自己独立而完整的话语体系;另一个是建构“中国传媒学术的主体性”,这也是我们重要而艰难的使命和任务。这个建构要在“传播学本土化”已有探讨的基础上,持续而有效地推进。胡教授通过分析中国传媒学术发展的历史,提出要总结本土经验,建构中国特色的原创传媒理论。谈到传媒学术研究的方法论,胡智锋教授认为在优质的传媒学术成果中,应该体现出科学/量化与人文/质化方法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相互排斥。

其次,胡智锋教授深入分析了关于“学”与“术”关系问题的思考。在他看来,“学”更多指的是学识、学理和学术体系,是一种“道”;而“术”更多指的是一种手段、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器”。讲座中,胡教授将“学”与“术”的关系归纳为四种类型:“有学无术”、“有术无学”、“不学无术”和“有学有术”。他指出,要推崇“有学有术”,就需要研究者有极高的学问、学养、学识,有丰沛的学术素养和积累沉淀;同时,又要审时度势,深刻观察传媒与社会变迁,能够完满地通过恰当的方式和路径,将“学”体现出来,产生积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有效地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传播与释放,产生足够的正向的学术功能与价值。

最后,胡智锋教授结合担任《现代传播》主编的经历,以及在传媒学术研究成果评价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传媒学术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尺方面提出了几点思考。他认为,优质的研究成果要满足有种、有货、有料、有趣四个标准。在他看来,研究者有胆识、有使命感、有责任感,有敢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情怀。这种成果立足于现实问题,有突出的问题意识,能够提出真问题;同时有境界和情怀,立意高。好的成果不仅需要有见地、有思想、有学理的创新,有材料、有故事、案例饱满、有丰富的内涵,还要展现的表达的生动、逻辑的清晰和书写的酣畅与趣味。胡智锋教授还总结了不好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通病和问题:炒冷饭、掉书袋、赶时髦、不到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胡智锋教授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正面临着软实力亟需提升,学术力亟需提升的时代性需求,传媒学术理应担当起应有的时代的和国家的使命,理应站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提升中华人文社科学术影响力以及推动中国传媒健康良性发展的高度,以更加自觉的价值观,更加有效的方法论,处理好学与术的关系,在自身的思想力、规范性和表达力等各个方面,不断提升。只有这样,传媒学术,才能实现更高的价值,赢得足够的尊敬。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带头人李掖平教授对胡智锋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精彩、深入的点评,认为这次讲座不仅是一场真正的学术盛宴,还体现了一个真正传媒学者的学术立场和丰富积累,让云顶师生了解了当前中国传媒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的同时,还鼓励大家去做一个有情怀、有担当、有学有术的传媒研究者。

在互动环节,胡智锋教授对几位老师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腾讯会议室气氛热烈。张丽军教授进行了总结,对胡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再次表示感谢,鼓励大家不断开阔研究视野和思路,投身于传媒学术研究中,做一个有尊严、有思想的学者。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本场讲座让他们受益匪浅。

胡智锋简介

    胡智锋,毕业于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学术领域第一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创始人之一,中国电视美学研究主要奠基人,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创建人,中国著名电视节目策划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戏剧与影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高等影视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新中国60年影响中国广播电视进程的60位人物”、首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主编。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已出版学术专著《电视传播艺术学》《影视文化论稿》《电视美学大纲》等著作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多次荣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担任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大奖、中国新闻奖等国家级奖项评委,曾赴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座。

审核:张丽军

上一篇: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星教授做客第985期社科大讲坛 下一篇:《光明日报》刊发云顶李掖平教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