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作者:郑历惠 郝哲琳 邵禹嘉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02日 16:41
4月30日下午,学院在长清湖校区文渊楼A区413会议室开展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力建设分析推进会,学院党委副书记修蕾,辅导员周楠、侯玉娜、楼雨杭、赵薛娇,学生会学术科技部成员参与会议。
侯玉娜对挑战杯等相关创新创业类竞赛作了全面介绍,并围绕学院近几年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汇报。同时她从交流会不足且专业性低、项目多而不精、指导老师较为被动等方面指出了学院创新创业类竞赛工作存在的短板,强调学生应培养自身创新意识,敢想、敢做,调动积极性踊跃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同时加强学院间的交流合作,实现跨专业、跨学科组队,提升队伍的综合竞争力。
与会师生结合自身对“挑战杯”竞赛的理解和指导竞赛的经历进行了交流。周楠认为要增强赛事的普及性介绍,解决同学们目前对赛事缺乏了解的现状。楼雨杭认为要强化对指导教师的培养与训练,提高指导学生竞赛的专业化水平。赵薛娇认为要充分运用学院资源,邀请竞赛专家、有经验的教师为具体项目做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竞赛竞争力。王子璇同学认为要提高同学们项目计划书的写作质量,通过讲座等形式加强学院间的交流。耿晓珂同学提到做项目时要扬长避短、拓展思路、打开视野。
修蕾对“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类竞赛工作的瓶颈和突破点进行了总结。他从三个结合和三个维度出发,就学院创新创业工作所存在的体系化、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欠缺等问题提出了可行性路径。一是要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普及赛事体系、提高精品项目竞争力;二是要将点和面相结合,面上群体掌握赛事知识,点上着重塑造引领骨干;三是要采用手术刀式的切入方式,做到广泛选题、精准挖掘。同时从作品素养、赛事素养和作品评价推进三个维度出发,强调要将赛事前置,注重掌握赛事节奏,提前计划部署选题,切实提高参赛作品质量。并且他着重提出要建立正规的学院自评机制,提前对参赛作品进行初选初评,及时发现缺陷弥补不足,形成良性循环,做到有的放矢。
此次会议对学院创新创业工作作了汇报总结,提出存在的缺陷及应对措施,使大家对现状有了更明晰的认识,有利于突破当前瓶颈,培养同学们的创新创业意识,为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后续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摄 影:林大为